这个地名。
县志保存也很完成,从明清时期到现在都有。
但是,更早的就没有了。
这个县城,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什么特产,地理位置也不是特别好。
所以这里的居民,村民,都不是特别富裕。
过着小家小口的日子。
孙起说话了,“但是,我们溧水县,有一处名胜,在青石村的附近,有一课前年古槐。据记载,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
“前阵子还遭雷劈了。幸好,古槐没有事情。不然就太可惜了。刚好,明天去青石村,可以去看看古槐。”
林庸用心听了起来。孙起接着说道,“那古槐,树干需要七,八人合抱,长得郁郁葱葱。据说,夏天的时候,那里特别凉快。就是有些可惜,现在是冬天,古槐叶子都掉了,看不到郁郁葱葱的
样子。”
林庸笑了,“明天一定要去看看。”
孙起接着说道,“我们溧水县,的确没有什么特产,也没有什么名山大川,灵泉,美水之类,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出了不少举人。据说和这棵古槐也分不开关系。”
孙起接着给林庸两人说起来了这里的传说。
在明朝,有一个人,家里清贫,但是喜好读书,誓要中举。
这人觉得古槐有灵,经常在古槐树下读书,把古槐当作朋友一样。
和古槐说话,给古槐供奉香火。
最后,这人真的中举了,接着,一路青云,考中了进士,还做了官。
这人到处给人宣扬,都是古槐助他。
于是许多读书人都信了,经常去古槐树下读书,也经常给古槐供奉香火。
还真有不少读书人中举了。
那个时候,大约是溧水县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短短十年时间,一百多人中举,十多人成为进士。
真的是文风鼎盛。
于是,古槐树几乎成了溧水县读书人的神。
“后来呢?”林庸问道。
“后来,古槐遭了一次雷劈,差点死了,那些读书人也就不相信了。”孙起说道。
林庸看着孙起,“能查到上次雷劈,和这次雷劈相隔了多少年么?”
孙起开始记忆起来,开始计算起来,“大约五百年的样子。”
林庸点了点头。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孙起走了。
向师德看着林庸,“大人,你觉得那棵古槐有问题?”
林庸点了点头,“没有看过,不知道。但是,那古槐肯定早就成精了。不然不会被雷劈,还被雷劈了两次。相隔五百年,时间也差不多。”
“就算这件事情不是古槐做的,古槐肯定也知道些什么。明日,我们一定要去看看古槐。”
向师德点头,“嗯,有大人在,一定能解决这些事情。”
林庸离开了向师德的房间,去了自己的房间。
在这样的招待所,林庸还真睡不着。
整夜就修炼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和向师德一起招待所的餐厅吃了早饭,就等到了孙起。
还是开向师德的车子,一行三人往青石村赶去。
驶入了青石村,就感觉村子有一股破败的气氛。
并不是青石村破旧,青石村的村民看起来不算穷,有很多人家,起了三层的大房子。
村子里的路也修得很好。但是,村子就是给人破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