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的全面进攻,立刻让吴汉率领的两千汉军陷入被动。吴汉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全军后撤。
不过吴汉并没有撤的太远,趁着蜀军追杀上来时,有人在前,有人在后,阵型不整的空档,他又率部反杀回来,将冲在最前面的蜀军再次杀退。
等到蜀军的大队人马跟上来时,他又率部后撤。
此战,两千汉军不可能取胜,两千人,也不可能大败三万大军,吴汉之所以不肯马上撤走,完全是在给己方主力争取撤退的时间。
吴汉率部且战且退,周围的将士们也是越打越少。
汉军由两千人,逐渐变成一千五百人,又变成一千人,半个时辰后,吴汉身边只剩下七、八百名汉军,而且大多数人都有伤在身。
当吴汉准备再一次迎击敌军的时候,后方跑上来一名斥候。吴汉将斥候叫到自己近前,他气喘吁吁地问道:“我军主力,可有撤退到江西?”
那名斥候摇了摇头,说道:“大司马,营内还有一部分的粮草和五千将士没来得及撤走!”
吴汉听罢,打发走斥候,对周围众将说道:“兄弟们,随我再冲一次敌阵!”
每一次的冲锋,对于汉军将士而言,都如同去一趟鬼门关,运气好点,还可以侥幸跑出来,运气差点,就再也回不来了。
吴汉率领七、八百人的残部,主动迎击追杀上来的蜀军。
双方接触的瞬间,吴汉抡开战戟,连扫带劈,砍倒蜀军十数人。就在这时,一队蜀骑兵冲杀上来,为首的蜀军端着长矛,直奔吴汉刺过来。
见对方来势汹汹,吴汉侧身闪躲,等战马要从他身边跑过去的时候,他将战戟的戟尾戳在地上,戟尖倾斜向前。
耳轮中就听噗的一声,战戟的锋芒刺中蜀骑兵的小腹,将对方从战马上硬顶了下来。
若是平时,吴汉不会用这样的技巧,他自身的力气,足以将冲锋中的骑兵挑下战马。
不过现在,他身上有几处箭伤,元气本就没有恢复,加上又战斗这么久,即便是猛如吴汉,他也有些力不从心。
第一名骑兵惨死在虎威亮银戟下,第二名骑兵又接踵而至,长矛依旧是刺向吴汉的前胸。
吴汉弯腰躲闪,顺势横挥战戟,咔嚓,一条马腿被斩断,战马前扑,马上的骑兵也一头栽在地上,颈骨折断的声响清晰可闻,当场毙命。
紧接着,又冲过来数名骑兵,三支长矛,横成一条直线,直奔吴汉而来。吴汉断喝一声,向外一挥战戟。
咔咔两声,两支刺过来的长矛被战戟锋芒扫断,另一支长矛则由吴汉的肩头刺过,将他肩头的甲片刺出个窟窿,连带着,也伤到了肩颈的皮肉。
吴汉吃痛,怒吼一声,身子横着撞出去,将对方连人带马的横着撞翻在地,不能骑兵从地上爬起,吴汉一戟砸在对方的头顶。
就听啪的一声,骑兵头盔被砸扁,头骨都被砸得变了形。
应付来势汹汹的蜀军骑兵,吴汉都很是吃力,甚至身上也时不时的挂彩,其余汉军将士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勉强杀伤敌军数十骑后,蜀军骑兵暂时撤退,换步兵上阵。
吴汉立刻下令后退。七、八百名汉军,跟随吴汉扯下来的,有六、七百人,又有一百多将士折损于战场之上,再也未能撤下来。
双方且战且跑,前前后后,又交锋了半个时辰。吴汉身边的汉军将士,已仅存两百人。反观追杀他们的蜀军,完全看不到数量的减少,人数变得好像是更多了。
实际的情况,也的确是如此,战斗打了这么久,还有成群结队的蜀军从大营中源源不断的跑出来,加入战斗。
就在吴汉都感觉自己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后方再次跑来斥候,向吴汉禀报消息,己方大军以及携带粮草,全部撤到了江东沿岸。
听闻这个消息,吴汉如释重负,对周围残存的两百弟兄大声叫道:“撤退!全部撤回大营!”
只是现在,他们想撤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两百汉军将士当中,大多都是重伤兵,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跑回己方大营了。
丁匡浑身是伤,身上的血水滴滴答答的直往下流淌。他踉跄着来到吴汉近前,有气无力地说道:“大司马先撤!我等为大司马殿后!”
吴汉气急,怒声喝道:“要走就一块走!”
丁匡摇头,说道:“大司马,我等都已没有力气了!大司马放心,我等就算粉身碎骨,也绝不会向蜀贼投降!”
说着话,他看向伤势较轻的王谋,说道:“王将军,你保护大司马,快撤!”
“丁将军——”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快走!”
在丁匡的连番催促下,王谋跺了跺脚,强行拉着吴汉,对四周还能动弹的兵卒大喊道:“撤!”
王谋带着吴汉,还有数十名轻伤的汉军,向本方大营奔跑过去。
丁匡则留在原地,目送吴汉一行人消失在夜幕当中,他收回目光,扫视周围的重伤兵,震声说道:“今日一战,便是死战,诸位兄弟,可愿随我共赴黄泉?”
原本瘫坐在地上的兵卒,纷纷用武器支撑住身子,颤巍巍地站起,齐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