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道。
所以,不仅是自家茶社,乃至整个长安城茶社来到了新品,都以能请到老祖宗给指点出个一二而自豪。
要知道全大唐近七成的文人墨客都集中在长安,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超过万人,茶社名声一传起来,之前自以为高雅的文人聚集之处,就纷纷转为专业茶社性质,谓之以雨后春笋也不为过。
更因李之所撰写的《茶经》,经由正清文绮堂公开发售,茶道才算是真正诞生,并迅速兴旺起来。
唐代茶道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为唐代各种茶道类型号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李之之前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才始终不忘开设一个等级极高的茶社,果然如同他的正清文绮堂一样,如今的茶社不仅仅是门生意,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了。
而李之剽窃自陆羽的《茶经》,比历史上的诞生要早了七、八十年,这个在全世界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一经面市,就被无数人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立时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为推动东土的茶文化发展,很是立了一大功。
现在在很小的范围内,已有人提议将李之称为东土的茶圣,在老明王告知他时,李之很是为此兴奋了好几天。
他并没有因为是剽窃得来而心有愧疚,自认为这是一名重生者的额外福利,既然他有能力,就尽早普及开来。
也难怪有人会对他如此高抬,因为《茶经》对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相当全面的阐述,是目前为止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
所以,《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李之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也就自然而然了。
况且他在这部《茶经》里添了很多自己的东西,仅是比陆羽标注出来的茶叶品种就多出来上百种,原有的七千多字,也最终成为两万多字,再加上每种茶叶的图形显示,所以才会有如今的大部头巨作。
而且借由与老明王合伙开办的茶社,自一开始,李之就将茶道文化的修行类,风雅类和茶艺三大类,一一呈现了出来。
他们自己的茶社里,三层附楼,每一层都是一种特有的饮茶环境。
比如第一层的修行类茶道,饮茶环境清静,讲究独自饮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韵,以饮茶作为益思,参禅,修行的途径。
随着饮茶数量的增加,饮茶的感受从生理到心理再到心灵,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为修行类茶道的核心是以释皎然,所以那一层墙壁的醒目位置,以及茶海、杯盏茶具、灯具、扇子等等所有可以刻字的地方,都镌刻有以引退,出世思想为主的道家思想粹语。
每一层绝不类同的精心设计,便是洛阳高宗题字的那家茶社,也不具有的。
而且这三大类有分别对应着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宫廷茶艺,所以整个长安城,每日里有很多不过资格的人,都在想方设法进入其中体验一把。
李之之所以如此尽心竭力,就因为茶文化在唐朝的最终形成和发展,是它在历史上重要地位和意义的奠基石,茶文化的兴盛,成功的将茶文明传递给后人和传扬到世界,他很想在此留下他的名字。
而且那时候是全社会饮茶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是奢华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宫廷皇室还是文人墨客,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备饮品,只是茶的品种不同罢了。
一层的修行类茶道,并非仅有道家的气息,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也能在其中找得到,它被集中在专门开辟出来的雅间内,李之甚至打算在那里寻得一位有道高僧来装装门面。
目前正清文绮堂以开始售卖羊脂玉茶具,当然是出自于谭师傅以及他的徒弟们之手。
玉石是一种纯天然的材质,自古以来用玉石制成的茶具都是高档器皿,古时多为宫廷及贵族使用。
天然玉器不单是具有怯病强身的功效,而且晶莹体透、灵气迫人,再加上工匠们精心琢磨雕刻出款式新颖、寓意吉祥的玉茶具,不仅是一种保健品也是一种既实用又高档的玉中极品,一整套都开价在两千银子以上。
当然它作为装饰陈品和奢侈品的作用更多一些,泡茶的香气不如紫砂,但据说每隔几日,就能售出一套,前景看好。
像是此时此刻的老明王他们,就是用的是紫砂茶具,李之自己也很喜欢这种氛围。
老祖宗更是接过文琪,用筷子给她蘸上些茶水供其吮嘬,看着茶中苦意让小文琪微蹙起眉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不过老祖宗自有她的道理,都言这么小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有她的神奇父亲在就没有问题,关键是茶可以巩固牙齿健康,保护心脏。
作为后世来者,李之深以为然,在现代社会,已经在鼓励婴幼儿适量饮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