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好像在爵士嘴里面,是一个万能灵药,但好像在英国本土没有这么干。”阿里克谢耶夫在伦敦呆了不短的时间,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适合英国不代表不适合苏联,对于你们苏联还真是一个好办法,不然苏联人手中的卢布怎么花出去呢?花在五十年不变的物价上?既然货币对应的商品不够,就想办法创造需求。有些办法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苏联的照相机和手表到了英国都极为受欢迎,因为真的物美价廉。这就是互补,而地产就适合苏联。”
苏联晚期虽然城市化已经到了六成,但赫鲁晓夫时期的城建其实是以有没有为出发点,赫鲁晓夫也在公开讲话的时候把赫鲁晓夫楼当做是权宜之计,一旦苏联有了更好的基础,在二十五年之后,苏联还是要开始大建的。
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赫鲁晓夫楼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算一算就是戈地图时期应该开始地产兴邦。
而且苏联后期的问题在于银行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卢布,几十年物价凝固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卢布积累到了极为可怕的数字,用地产来消化这些几十年来积累的卢布完全没有问题。
再者说苏联可是大政府的大本营,某大国能做到是事情,理论上苏联都能做到,不用像是马来亚殖民地,在上一轮城建的时候,还有极小一部分真认为自己有合法权益,还要殖民政府把他们活埋才能解决问题,当然也并不多,一共也不到一百人。
现在回想起来,完全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来弥补马来亚的城建问题,比如说可以换个借口,就说这些人是受到了印尼共的蛊惑,这样就师出有名了。
好大儿既然马上要回国为人民服务了,艾伦威尔逊决定多聊聊,毕竟回国之后两人的见面就不像是现在这么容易了。
破除一些误解,也是为了阿列克谢耶夫补齐短板,就比如在金融操作上,无上权威虽然也不是什么金融内行,但比起完全没有这方面认识的好大儿,还是强了不止一筹。
艾伦威尔逊竭力让好大儿相信,英国以消耗战为核心的帮助是对的,“弱势一方不知道自己弱势是很可怕的事情,这很容易引起灾难性的后果,相对弱势的国家绝对不能和对手打对攻,二战法国就是在往比利时的路上被德军拦腰斩断,把所有常备军打崩了。消耗战虽然枯燥了一点,但却能让阿拉伯国家不会被打崩。”
这种事几十年后俄罗斯也碰到了两次,二零一四年的乌克兰也觉得都是苏联的好大儿,难道你能比我强哪去,直接就被俄罗斯教做人。八年之后不就老老实实的蹲坑了么,虽然是丢人了一些,也很难改变最后的结果,但好歹能以尽力了自我安慰。
“英国还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还有这么多国家和英国保持传统关系。”阿列克谢耶夫一副不领情的样子道,这绝不是什么展现父父爱,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英国的利益。
“时间会证明一切,还有,你这么说不对,那些袖珍国家,加上科威特、伊拉克、约旦一起,面积也无法和沙特相比,别提伊朗也是亲美国家。你看着伊朗、沙特和以色列不多,但起到的作用肯定比英国所谓的影响力国家作用大。英国在美国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埃及是另外一个问题,从苏伊士运河管理权移交给埃及,埃及已经不能算是一个亲英国家了。我知道,苏联有过向埃及渗透的尝试,我也可以痛快的承认,遏制苏联向埃及渗透的反制就是我制定的。但苏联也不要觉得自己亏了,说不定这还是好事呢。”
只要稍微想起来冷战时期苏联惠的数字,相信没人能够骄傲的挺起胸膛,也难怪俄罗斯人后来忍受不了了。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都能份快五十亿美元的援助,利比亚在今年人口一百二十万,苏联直接给了五十亿。
再者说利比亚还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才百万规模的人口,一点都不比什么科威特、沙特过的差,用的着苏联这么惠么?
苏联一手建立了阿斯旺大坝,最后不也是被埃及卸磨杀驴了么,所以别认为艾伦威尔逊坚决顶住苏联的渗透就是坏事,某种程度上说不定还优化了苏联的财政状况,少花了不少冤枉钱。
后世网络键政总觉得某大国是冤大头,其实和苏联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苏联解体是一个妥妥债权国解体,几十个国家欠了苏联两千五百亿美元。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