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少爷赖在后山说啥不走,只不过好歹送饭的任务是落在了大胸姐头上。
小少爷被饿怕了,信不过林愁。
林愁又去溪边转悠了一圈,总共装了三个小包东西,带回小馆准备继续做鱼酱酸——此鱼酱非彼鱼酱。
林愁要做的鱼酱是儿时父亲教过的鱼酱酸,一如同样出于父亲之手的虾膏和蟹汁。
之所以要突然决定制作鱼酱,是因为林愁在溪岸边发现了让他大为惊喜的东西。
草鞋虫,又称蚰蜒,种类极多,有多对长足,并且足部顶端生有毒腺开口,接触人的皮肤后,可能会导致皮肤刺痛红肿。
蚰蜒在数量较多时,也会聚集在一起生活,林愁毫不客气的把几窝花蚰蜒打包带了回来。
花蚰蜒整体呈金黄色,足部带有青黑色斑点,也经常被叫做“钱串子”。
林愁足足装了一小包,不过不能打开。
这东西行动十分迅速,可谓是昆虫届的跑酷高手,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甚至有些花蚰蜒还懂得张开长足利用风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找了个阔口砂锅,里面放上糠壳,再把布包埋在里面。
小火慢煨,直到第一缕青盐从糠壳的最顶端冒出来后,取出小布包打开,将里面的宝贝们倒进糠壳中。
这时所有的草鞋虫都已经死亡,或自己、或与同伴交缠在一起,团成球状。
在滚烫的糠壳中滚上两圈,待它们变得枯黄时,过一遍筛子筛出来备用。
鱼酱酸源于大灾变前的客家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黔东南地区的雷山鱼酱,选用的是以地理位置命名的独有鱼类,黔系爬岩鳅,味道非常独特。
只要离开当地,就再也难以复制那种味道。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鱼酱酸最重要的制作材料是鱼,因此千辛万苦的去找到那种只能人工捕捉数量稀少的小鱼。
但却不知,草鞋虫,才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主料。
爬岩鳅捉得少,还可以用其他小鱼小虾来替代,但草鞋虫,却没有任何一味食材能够取代它的位置。
林愁带回的小鱼中只有少的可怜的几十条爬岩鳅,灰突突的模样很丑,加起来都没有二两,迟鱼也是一样,只有几条,更多的是窜丁和柳根。
这些小鱼最大的也只有半根手指头长,没有去掉内脏的必要,用几滴蛇酒清洗一番,沥干水倒进石盆中,然后加入草鞋虫、新鲜的山胡椒、干辣椒粉、白酒和炒过的青稻米。
新鲜辣椒和嫩姜剁碎,红葱头撕去表皮,拍扁一同倒进盆子里。
鲜辣椒和生姜的比例为三比一,两者相加的重量要比小鱼重才算可以。
全程不用加水,因为鱼、姜和新鲜辣椒发酵后产生的汁水更加稠密,味道更鲜,加了水,反而会稀释它们的味道。
加盐,搅拌均匀,入坛,用草木灰和成泥浆封缸放在阴凉处,等待十七天即可。
...
林愁呼出一口气,小馆里又多了一样拿得出手的调味料,这种满足和充实,一般人是不会懂的。
直到雨停之前,应该都不会有客人上门,但无所事事可不是他的风格。
于是林愁拿出了瓜子板凳....呸,拿出了植物们的饲料桶。
源晶溶液,存下来的各种异兽血、边角料和下水通通搅和在一起,拎着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