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这一战虽然证明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但他在外也不能呆太久,毕竟如果长时间离开长安这个政治中心,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在战事刚一结束,李世民就立刻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
“殿下,咱们离长安已经不足十里,是不是先休息一下,然后派人通知城中,到时也好让陛下安排人迎接!”这时只见李世民身后冲出一骑与他并行道,此人正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谋士长孙无忌。
“不必了,咱们直接去长安城下,然后叫开城门入宫,我想早点见到父皇,亲口向他禀报吐谷浑的战事!”李世民一脸兴奋的道,这时的他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的想见自己的父亲。
看到李世民兴奋的样子,长孙无忌却不由得暗叹一声,这个世上恐怕只有他才会明白李世民的心思,就在前段时间,他们忽然接到朝中送来的消息,陛下忽然增加了自己批阅奏折的数量,这样一来,太子手中的权力也随之减少了一些,这让李世民认为自己在吐谷浑的战功起了作用,使得李渊开始偏向于他,所以这才急着想要进宫。
不过相比李世民的兴奋,做为一个局外人的长孙无忌却感觉此事有些蹊跷,也未必是陛下开始偏向李世民的信号,为此他也曾经劝过李世民不要高兴的太早,免得空欢喜了一场,可惜满心欢喜的李世民却根本听不进去,这也让长孙无忌很是无奈。
事实上长孙无忌的直觉是正确的,只是他和李世民做梦都不会想到,李渊之所以增加批阅奏折的量,只是因为李休送给他一副老花镜,缓解了他的眼疾,这让李渊感觉自己像是年轻了许多似的,所以才收回了一些权力。
十里的路程转瞬即到,当李世民一行人来到城门下时,东方也已经出现了一抹鱼肚白,还没有到开城门的时辰,不过李世民表明自己的身份后,城门上的守将自然不敢怠慢,立刻亲自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随后李世民连铠甲都没有卸下,直接就赶往皇宫而去。
这段时间李渊的心情也很好,自从平阳公主送给他老花镜后,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奏折了,另外宫中他宠爱的几个妃子竟然同时怀孕,估计等到明年春天时,他就会又多几个皇子或公主了。
心情好了,整个人都感觉不一样了,这几天李渊每天都是早早起床,然后骑着自己的那匹老战马跑几圈,这匹战马从他当初在太原起兵之时就跟着他,每次上战场他都会骑着它,不过做了皇帝后,他和它都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而且这匹马也已经老了,也根本无法再上战场了,顶多是平时驼着他小跑几圈。
不过就在李渊刚从马上下来,然后拿过毛巾擦脸之时,忽然只见内侍小跑着上前禀报道:“启禀陛下,秦王殿下回来了,现在正在两仪殿中等候!”
听到自己的二儿子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李渊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就立刻让人摆驾两仪殿,而当他走进大殿之时,只见一身铠甲的李世民正站立在殿中,当看到他进来时,立刻躬身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哈哈,二郎你不必多礼,这次吐谷浑的事你做的很好,满朝文武都在夸赞你处事有方啊!”李渊看到李世民也放声大笑道,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有两个能干的儿子,但最苦恼的事也同样如此,因为位子只有一个,有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选择?
“多谢父皇夸奖,儿臣也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罢了!”李世民嘴上谦虚,但嘴角却不由得挂上几分笑容,得到父亲的夸奖,再联想到之前父亲收回大哥手中的权力,这也让他更加肯定,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份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大哥。
接下来李世民开始向李渊禀报吐谷浑的战争经过,并且拿出一份奏折递过去,上面详细记录着此战的伤亡情况,以及物资的消耗等等。李渊接过奏折习惯性的拿起旁边的眼镜戴上,然后边听李世民的禀报边看奏折。
李世民看到李渊脸上的眼镜却是大为惊讶,当下禁不住问道:“父皇,您脸上戴的是何物?”
“呵呵,这个叫老花镜,是你三姐送给我的,你也知道为父有眼疾,以前看奏折都吃力,这个老花镜却缓解了为父的眼疾,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奏折上的字了。”李渊很是高兴的道。
李世民听到这里却是如遭雷击,脸上的表情也一下子凝固起来,似乎明白了什么,而且李渊又说眼镜是平阳公主送给他的,这也让他立刻联想到一个人,当下禁不住在心中咬牙切齿的暗道:“李休,你这个混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