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化的说,“协助公安机关的调查,是所有公民的义务,我们媒体人也不例外,”
居然提都没提社里是不是需要什么帮助,舒总编敏锐的觉得不对,到外面用投币电话联系华信,结果更让他惊魂不定,那边不论是固话还是手机,居然都无人接听。
在国内,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各级领导们,往往会以行政命令,干涉公安系统的办案,最常见的一个做法,就是对各个案子,确定侦办期限,十天破案,一个月破案,三个月破案。
这样的行政命令,合理吗,自然不合理,但是,有效果吗,别说,还真有效果
在相关人员的推动下,牵涉到嘉盛这个区里的投资大户,区领导给出了15天的期限。
因此,公安干警的效率,高得惊人。
同样是在魏昆刚刚被请回公安局不久,大队的人马,直接开到了华信公司,控制了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的重要资料。
魏昆之前吹嘘的那些事,帮了大忙,办案干警们找到了之前和华信签订合作协议的那些公司,一家一家的核实相关情况,结果,很快就有了巨大的收获。
仅在02年,和华信签署财经公关协议的公司,就近150家,不仅包括那些准备ipo的公司,连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同样和他们签署了委托,这些公司,有的是怕股价出现动荡,有的是因为有增发或者其它的计划,同样怕受负面新闻的影响。
公安干警们走访了在首都的5家公司,其中的四家明确说,所谓的公关费用,就是封口费,就是保护费
更过份的是,有公司在上市之前,支付了相关费用,但是在上市之后,原来所说的那些负面报道,依然被见报,还是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首都和羊城两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只经过几天深挖,一个系统化的盈利模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一些媒体以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的公司,作为目标客户群,密切关注这些公司的动向,最后,在关键时刻,比如静默期,以不做负面报道为筹码,来招揽相关企业投广告,变相收取保护费。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负面报道,有些是真的,有些,通篇尽是不实之词,但是,处在关键时刻的那些企业,不敢承担相关的风险,大多数选择花钱息事宁人。
而类似华信这样的公关公司,同样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商机,原来是主动在企业和媒体之间牵线搭桥,企业出钱,它让媒体撤下相关报道,到后来,干脆是根据媒体的负面报道,去联系当事企业。
就相当于这些无良媒体生产产品,公关公司销售,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公司买单。
仅去年一年,这条产业链上涉及的金额,就高达上亿又是一起大案。
羊城,经济信息报报社,原来这个在整个集团内,因为效益和待遇最好,因此让人趋之若鹜单位,这两天,人心惶惶,呆在报社里的人,都无心工作,既有些庆幸,又有些担忧,下一刻,会不会有警察前来,请自己去协助调查。
这两天,这一幕很常见,每天都有记者,被公安机关“请去”协助调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超过20位记者被公安机关请走。
曾经年少成名,意气风发的舒总编,盯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坐在办公室内,看着外面越来越空的办公室区,心如死灰,他能很清楚的猜到接下来的走向大概和郑东不会有什么区别。
他就连一些可能的备用方案都用不上,比如,出走,因为这两天,他周围,24小时有人盯守。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感到不平衡的,不止是类似姜丽华那样的官二代,像他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同样不忿很多文化层次很低的人,快速聚集了让人仰望的巨额财富。
舒总编很清楚这些人的心理,率先在业内开展了类似业务,果然是财源滚滚来,到现在,他基本不用做什么事,就有公关公司带着那些企业,主动来拜山头,他等于是坐着收钱,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可是,为什么偏偏会有嘉盛这样的异类
他先等来的,不是警察,而是集团的一纸通知,集团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免去他总编一职,拿到通知的时候,他就知道,时间到了。
“扣扣,”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走进来几位公安干警。
首都,曾经非常倨傲,把上市公司当唐僧肉的魏昆,曾以为到公安局打个转就能出去的魏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证词,在审讯室里低下了头,老老实实的向公安机关坦白从宽。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