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样的音乐叫做正经呢?”
林志忠不禁摇了摇头,开始反思自己最近干的事情。
他感叹自己也开始像那些所谓的“砖家”一样,只了解了事情的皮毛就敢大放厥词。
第一乐章马上要迎来尾声。
幽静的旋律显得平和富有生气,沈武寰和李芸熙这两位的演奏着实给这首曲子增色不少。
可就当他以为这首曲子将要以这样舒缓的旋律结束之时。
猛然爆发的快速演奏让他差点把刚喝下去的葡萄酒喷了出去!
“我...为什么要在最后一段突然加入这样激烈的演奏?为什么?为什么?”
恐怕和贝多芬同时代的人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时也会冒出同样的想法吧?
明明是舒缓的情绪,没有任何的铺垫,猛然出现巨大的暴动,心脏不好的人恐怕都受不了!
这就跟看小说一样,明明是个都市恋爱故事,讲到两人快上床的时候,妹子脱光了身上的装备,胸部上长了两只硕大的眼球一样!
这难道不吓人吗?
然则,这确实恐怖,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剧情却迷之带感!
总有一些人会对这样的变化产生莫须有的期待感!
林志忠恰恰符合这种电波。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样的模式不对,但他无法忽略这种音乐带来的极强戏剧性!
“真的神了,这种强烈的旋律带来的反转给音乐增加更多的变数,对于充斥着套路的古典音乐来说无异于一种超强的期待感!”
确实,古典音乐在这个世界发展的虽然缓慢,但也有数百年的时间。
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开来的时候,套路就会应运而生。
事实上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大家就可以发现。
莫扎特、海顿、贝多芬时期,这几位音乐家们的曲子都是用百计数的,更别说更早的巴赫等。
但往后看,肖邦、李斯特、帕格尼尼等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却相较之少的多。
这就是套路和反套路。
在莫扎特和贝多芬那个时代,音乐的形式都是固定的,用旋律往里面套就行了(并非是如文字描述般这么简单,只是方便大家理解)。
而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开始了反套路,更多的用自己的人文精神对音乐进行开发,使之不再拘泥于形式。
这就是进化。
沈武寰的练习曲战略虽然民间的效果卓绝,但却并没有得到圈内大佬的过多关注,反而是《十二平均律》的出现一下子让她声名鹊起,这和时代的发展也有关系。
说的浅白一点,这个时代实在太落后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古典音乐来说,那些音乐会练习曲就好像天书一般,跟他们的三观完全不合。
反倒是更古老一些的《克莱采》更能够被他们所接纳。
“我真是瞎了狗眼了,这首曲子竟然被我喷的一文不值?我竟然不愿意花钱去买这样的一张唱片?我恐怕是疯了吧!”
一曲终了,林志忠狠狠的灌了一口葡萄酒,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深深自责了起来。
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要在网络上帮沈武寰正名!
“当然,先得让我好好的多听几遍再说吧。”
林志忠按下重播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