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表示很心累,只能随她去了。
转眼来到了康熙三年。这一年,鳌拜的动作越来越无所顾忌,康熙冷眼看着,鳌拜不再压制自己的野心,而其他3位辅政大臣的态度都暧昧不清,好在苏克萨哈隐隐有向自己靠拢的趋势。
但自己还尚未亲政,很多事都做不了,连提出想要管一管鳌拜的嚣张气焰,都被人挡了回来。回复的话更是要把人气笑,什么三年不改父制,鳌拜可是先帝为自己精心挑选的辅政大臣,可以全权信任,那些说鳌拜不忠心的话,都其心可诛。可皇阿玛那是没有看出鳌拜竟是个狼子野心的佞臣,而且忠心,鳌拜的做派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这是把自己当成了傻子。
康熙每日上朝回来都要发一通火,他简直是要被气炸了。可偏偏太皇太后似乎是看出了自己的孙儿,对她插手朝堂政事的不满,所以将手伸了回去,退缩后宫,专心颐养天年。只是偶尔在康熙主动去询问请教政事的时候,才会开口。
如果是在平常时,康熙会很满意太皇太后这样的做法,感念她主动放权,从而更加亲近这位祖母。但是现在分明是自己最需要朝臣支持的时候,只要太皇太后在朝堂上的人脉能够尽数归入自己手中,也能让自己有能力与鳌拜抗衡。可是现在自己却需要重新培养人手,还是在绝不希望自己亲政的鳌拜的眼皮子底下,只能先眼睁睁地看着鳌拜做大,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
政治嗅觉敏感的太皇太后绝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件事,但她还是这样做了。康熙闭了闭眼,不愿意恶意揣测自己的皇祖母,或许这是皇祖母在考验自己也说不定。
吉鼐确实是做到了她所希望的那样,削弱了孝庄在康熙心里的地位。她适时的出现在康熙的身边,让康熙心底里的情感有了寄托。不再是觉得天地浩渺,而自己,孤身前行,将孝庄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好让自己不再孤单,有人可以陪伴着同行?小庄的天然地位,很容易便能被康熙接受和认可。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时的康熙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时时将自己挂在心上的吉鼐,孝庄的某些行为,前世的康熙可能因为强烈的需要孝庄,而不在意,而有了替代品的他,却会放大自己的不满,认为自己的这位祖母存有私心,并非是一心一意为了自己好。
虽然在康熙心里,吉鼐现在确实还是一个小宫女,却不再是可有可无,随时可以被人代替。他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愿意去和这样一个小宫女,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她能理解自己,也是真心的将自己放在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不管发生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维护自己。这满足了康熙的需求,所以没有再次选择孝庄。
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她毫无威胁,没读过书,不识字,年纪又小,很多事都不懂,对自己说的那些朝堂上的事更是一窍不通。所以无论现在自己对她说什么,都可以很放心。但是这样的情况也就仅限于现在,等两人再大一些,康熙会变得更成熟,更多疑,而长大了的吉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康熙完全信任。
吉鼐对此觉得很满意,这样就够了。毕竟前世除了孝庄,就连赫舍里氏也没有得到过康熙这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