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汉悄然离开御书房,曹化淳就快步走了进来。
“皇上,代王,周王,蜀王只怕有些小动作。”曹化淳在朱栩边上,低声道。
朱栩笑了笑,道:“不意外,河/南是谁在那?”
周王封地在开/封,代王封地在大/同。
曹化淳愣了愣,很快道“是御史李应升。”
朱栩点头,道:“应该让周起元,李应升忙起来了,通知魏忠贤,就从他们两个人下手吧。”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伸了伸胳膊,准备回去休息,转头一怔,道:“还有事?”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小心的道:“信王,刚刚去了袁崇焕府上,从后门出,后门进。”
朱栩抬头看了看外面,心很累,这两人越来越不让他省心了。
“可知道他们再商议什么?”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淡淡的道。
曹化淳微摇头,道“不知,在密室内,大半个时辰。”
朱栩一摆手,道“先不去管他们了,准备登基大典吧。”
曹化淳连忙躬身,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新帝的登基大典了。
登基大典极为繁琐,待‘劝进表’结束,礼部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张罗起来。
皇宫内同样开始忙碌,司设监,钦天监,尚宝监等等,几乎没有闲着的。
六部九卿,宗人府,承运司,甚至是东厂,锦衣卫也都掺和了进来。
朱栩也被刘太妃,张太后拉过去教育了半天,认真的梳理着登基的一切过程。
崇祯元年,二月初六。
一大早,朱栩身穿孝服,先祭祀先帝,半个时辰后,登上奉天门,向苍天祷告。
同时,文武百官,宗室藩王,王公勋贵等等,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穿过金水桥,来到午门外,静等着皇帝祷告结束。
再过半个时辰,朱栩戴着有十二旒冕的玉藻,身穿衮服,配有蔽膝、裳、大带等等,一身衣服,尊贵到了极点。
同样也很沉重,朱栩每一步都走的很辛苦。
来到皇极殿,文武百官进殿,行五拜三叩大礼等一系列礼仪。
紧接着又要去奉天门,进行一系列宣诏,昭告天下。
如此这般这般,登基大典才算完结。
从头到尾,整个仪式,朱栩差不多准备了七个时辰!
一应结束,朱栩换了便装,坐在金銮殿上,目视着空荡荡的大殿,神情有些恍惚。
他现在,就是大明的皇帝了,真正真正的皇帝!
崇祯,这个历史上充满悲戚,无奈,惋惜又可恨的年号。
一时间,他的思绪翻飞,想到了太多太多……
曹化淳与刘时敏分立两旁,两人神色都有些激动,躬着身,越发敬畏的看着朱栩。
好半晌朱栩才回过神,看着空荡荡,冷凄凄的大殿,自语般的道“你们说,刚才的仪式,是不是缺了点什么?”
曹化淳与刘时敏都是一怔,对视一眼,思索起来。
登基大典向来严苛,容不得半点差错,礼部也尽心尽力,每一个步骤都没有不妥。
许久,曹化淳道“皇上,说的是缺了什么?”
朱栩眯着眼,自言自语的道:“缺了万邦来朝,史书上,那最辉煌的一页,在朕的登基大典上没有出现……”
曹化淳与刘时敏都会意,不自觉的又躬了躬身。
他们眼前的这位,是完全不同于万历、天启皇帝的,心有猛虎,谨慎又大胆。
朱栩的正式登基,影响自然是很大,大到惊动海内外。
朝鲜国王上了贺表,蒙古诸多部落也都派了使者。
琉球尚丰王遣使进京,呈上贺表,奏疏,敕印。
东南亚也有一两个的要表示,不过有心无力,并未送达。
沈/阳的黄太吉听到消息,只是冷笑一声,双眼如鹰,眺望山海关。
林丹汗遣使,向明朝索要更多的‘封赏’。
三天后,慈宁宫。
朱栩双手撕着油亮的烧鸡,满嘴是油。
边上摇篮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