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有点懵逼,不过确实直观明了。老唐虽说吊儿郎当,对工作不怎么上心,但有一个优点:不抢手下的功劳。
有了唐俭的力荐,老王算是露脸了,站在朝堂之中侃侃而谈:“在我们民部有效的抽样调查结果中,普通百姓家女子13岁临盆的,难产的占比36%、孩子未能站住的占比25%、难产致死的占比14%;富家女这个比例分别为28%、17%和8%。女子15岁以后临盆的,普通百姓家难产的占比23%、孩子未能站住的有比16%、女子难产致死的占7%;富家女的三个比例分别为17%、7%和3%。年龄是一个重要参考,另外身高越高,难产比例越低。据灞县伯之前猜测,年龄越大,身体越能长开,生产会相对安全,从此次数据来看,臣深以为然。”
这份数据出乎很多人意料。李二爷之前是鼓励早婚的,晚婚更是要打家长板子。晋宇当初只谈晚育,而且很明确的表示晚婚和晚育是两码事,但朝堂上的诸位都不是傻子,有几个男人能管住自己下半身?都完婚了,碰巧的当月就能怀孕,但是这个真不敢提,提出来就是扇李二爷的大嘴巴子,这不是找死吗?
大朝会后,李二爷留六部九卿开了个小会,想听听这帮肱骨之臣的看法,侯君集此时还不知道晋宇在外面给他挖坑,兴致高昂,结结实实的给他扣了个妄议朝政的帽子。晋宇去官的原因,李二爷没道理和一个小弟解释,他还以为晋宇之所以去官是因为他上次指派人打的小报告见效呢,所以这次表现的非常积极。
民,有时候只是蝼蚁,只是一堆数字,没什么具体意义,只有恰逢其会的时候拿出来做个筏子,让某些人赚个名声。但李二爷还是很重视民生的,这种重视往往继往开来的一代枭雄才会有切身体会,像开弓射大雕的北蛮子就算了,在他们眼里,民只是两脚羊,是存粮,闹饥荒时的军粮。
犯忌讳的事情没人愿意去做,魏征倒是敢去做,但他不在六部九卿之列。一帮人除了侯君集逮住晋宇猛批外,其他人都做鹌鹑状,一声不吭。李二爷有点腻歪,挥挥手结束小会,郁闷的去找长孙皇后了。
“陛下又遇到不遂心的事了?”长孙皇后笑眯眯的对李二爷问道。
“还不是归唐那臭小子。”李二爷来到长孙皇后寝宫后,精神微松,“观音婢还记得他前阵子说的那个晚育吧?民部今天拿出了统计数据,还真让他说准了,晚育更有利。”
“那臣妾先恭喜陛下了!”长孙皇后朝李二爷一福,“陛下不是一直为大唐人口不足犯愁吗?既然知道原委了,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子民供陛下驱使,在陛下带领下开创一代盛世!”
“道理朕都懂。”李二爷也是既喜也苦,“观音婢莫非忘了朕登机之初就定下了‘男二十不娶,女十五不嫁,治其罪’的法诏了?”
“臣妾没忘,但那也只能说陛下是‘好心办了错事’。”长孙皇后非常注意斟酌用词,生怕伤了李二爷的自尊心。
“就怕有人在背后说朕急功近利。”李二爷脸带苦笑,摇头道。自己登机后一直兢兢业业,但“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情况一直存在,只是势微不显罢了,一旦自己势弱,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造反,这一点李二爷一点都不怀疑。
“臣妾倒觉得归唐说的一句话更贴切。”长孙皇后略一沉思,继而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还说这和孔圣人说的欲速则不达一个道理。”
“让观音婢这么一说,朕心里好受多了。”李二爷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俏皮话,没有贬义的意思,规劝的意味更浓一些罢了。
“陛下之前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一下婚姻嫁娶的年龄也是陛下疼惜百姓的体现,强过那些文过饰非的昏君百倍千倍!”长孙皇后见自己劝说奏效,又继续说道。她的想法没那么复杂,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夫君做一个顶天立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明君,开创一代人人称赞、一骑绝尘的盛世!
“哈哈,朕知道了!”李二爷开怀一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所以不惜颜面推翻自己之前的法诏,就是因为朕真正在意子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